激活闲置八年的电梯,只能靠白岩松?
近日,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地下通道的四部电梯“火了”。
著名主持人白岩松,在12月14日的央视《新闻周刊》中“开炮”:建成8年闲置不用,难道是电钱没人出?
该视频在抖音上播放高达200多万次,评论10万条,这传播效果,可比郑州的民族运动会大多了……
此事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,市委、市政府12月15日连夜调查并召开紧急协调会,要求各方全力以赴,尽快解决问题,确保2019年12月31日前四部人行扶梯投入运行。
这种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,还是值得肯定的。但另一方面,这场8年之久的“推诿拉锯战”,只能靠央媒的点名批评解决吗?这背后又暴露了哪些问题?
2015年1月,郑州人民广播就有一篇题为《地下通道建成一年多却成摆设》的报道:
“布满厚厚灰尘的扶手,满是垃圾烟头的踏板。这些看似已经荒废的电梯,建成只有1年多。这四部自动扶梯属于一线电梯品牌,总价应在200万元以上。
究竟谁该为地下通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负责,双方各执一词。市政处桥梁所副所长李某说,西广场周边的地下通道其实并未移交,他们只是代管;市建委原京广快速路项目部部长张某表示,即使没有移交,他们(市政)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该进行维护。
最后,张明义表示施工单位传来消息,待省里验收完毕就可以开放。
但三年过去,电梯正常运营没等来……
2018年8月,河南商报刊发文章《郑州连接医院和火车站的通道扶梯成摆设,建成7年只在媒体监督后开过1天》
这篇文章,点出了问题的核心,扶梯由谁来管是笔糊涂账,两个部门一个称已移交、一个称移交手续没办完:
街道办事处责任人称,地下通道应当是由快速路相关人员统一管理的,而京广快速路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,“扶梯未开启是因为找不到移交单位,因为涉及扶梯的人行通道牵涉到电费、维修、养护等方面。
项目负责人还表示,“与二七区的移交工作一直在进行,马上会落实。”
但这事后来也不了了之了……
2018年12月,东方今报报道《郑州火车站一地下道扶梯建成5年成摆设,主管单位成谜》。
记者联系到郑州市城建服务热线12319,工作人员表示,“我们能联系到的部门都联系了,不管是二七区还是火车站地区管委会,还有市政处和建委,以及桥梁所、城管局、立刻办等单位,都没找到责任单位,” 这个情况也已经往上报了,后续他们还会继续找责任单位。
仍然是没有下文……
2019年12月5日,东方今报的猛犸新闻再次发文《花数百万元购置的电梯只用过一天,郑州一下穿人行道扶梯闲置8年》。
也就是这篇文章,引起了央视《新闻周刊》的关注,才有了白岩松的犀利评论,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通过舆论的放大器,这件事最终能够彻底解决吗?
事件核心:为啥电梯变“无主”?要解决问题,就要找到问题的核心,闲置电梯的背后,就是因为多个部门相互推诿,找不到具体的责任人。
如媒体报道所言,不管是市政、建委,还是二七区街道办、火车站地区管委会,都声称不是责任单位。
建设方和运营方的交接,显然是出现了重大问题,两方相互踢皮球,都不肯从自身出发主动解决。另一方面,上级部门也没尽到应有的责任,协调不力。
最重要的,这事拖了8年之久,各方都相安无事,完全没有另一套机制来问责,责任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……
解决之道:为啥本地媒体监督无力?不难想象,如果不是央视爆料,以及抖音平台的大范围传播,这事也难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。
因为,本地媒体已经不止一次进行深度报道了。多次的报道,只换来了一天的运营,以及8年闲置。
难道类似的公共服务缺失,都只能靠央视的新闻监督吗?那恐怕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轮播,也不能把全国的类似事件都给报道完。
本地媒体并没有缺位,只是在当今大环境之下,曾被视为“第四权力”的新闻监督,越来越难了,尤其是对同级“裁判员”异议……
后续关注:“激活电梯”就完了吗?相信,这次“激活”不会让扶梯只活一天,拭目以待。
另外,激活这四部扶梯,就能改善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地区的出行状况吗?郑说来到第一现场,一探究竟。
可以看到,这四部扶梯,安装在西广场进站口正对面的京广路地下通道上。
但是,西广场和京广路东侧的人行道,有硬隔离分开,行人过马路需要绕行到广场南侧的路口。
到了路口,要过马路的行人,一般不会再往北绕到地下通道处,而是直接在没有斑马线的道路上,斜穿或者横穿马路。
其实,在路口南边,就有过街天桥和两部正常运行的扶梯。只有一小部分人,选择正常的通行方式:走斑马线过马路,上扶梯,过天桥,下扶梯;大部分人,无论男女老少,都是直接斜穿马路,完全无视过街天桥的存在。
如何解决这种交通乱象?
首先,还是要保证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电梯都能正常运行,另外增加引导标识,清晰地指出通行路线。
其次,要增加现场执法人员(笔者在现场的一个小时内,没有发现一位交警或交通协管员),规范大家的交通行为。
不管怎样,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,郑州会越来越好。